中山水利院總經理胡緒寶
中山人熟知的長江水庫工程也是中山水利院設計項目
中山水利院設計的東河水利樞紐工程目前是廣東省最大的排澇泵站
作為國內最早一批由事業單位改制而來的水利設計咨詢企業,中山市水利水電勘測設計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山水利院”)在市場化道路上探尋出了自己的發展壯大路徑,不僅是國內地級市中為數不多的甲級水利設計院之一,更是在大型排澇泵站設計特別是潛水泵站設計等領域走在行業前列的企業。自2016年與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股權合作以來,中山水利院大膽“走出去”,積極布局全國市場,實現業務量連年兩位數增長,連續多年營業收入超過2億元、本地納稅超2000萬元,為地方經濟做出了貢獻。中山水利院總經理胡緒寶介紹,眼下,中山水利院正在聯合相關水利類高校、科研院所申報企業工程技術中心。該技術中心立足中山,面向大灣區,起步階段致力于解決中山市涉水痛點、難點問題,在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同時,通過不斷創新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
與上市公司股權合作,業務快速增長
中山商報:水利設計行業,普通老百姓可能不是很熟悉,請您簡單介紹一下中山水利院,以及您的創業歷程?
胡緒寶:中山水利院是一家涉水工程全產業鏈技術服務提供商,業務涉及水利、市政、環境、水文水資源、水保等領域,是以規劃咨詢、勘察設計等為核心業務的高新技術型企業。
公司前身為中山市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成立于1984年,2002年3月由事業單位改制成為有限責任公司,2016年與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實行股權合作,成為蘇交科控股子公司。2020年10月,被認定為“中山市2020年度總部企業”,并于當年獲評“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
從2003年畢業至今,我一直在中山水利院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咨詢工作,從技術員到高級工程師,再到企業負責人,我與企業共成長,個人并沒有傳奇經歷,我和我的團隊克服一個個困難,用心完成每一項任務,贏得了客戶的信賴和支持。我先后參與完成了幾十項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咨詢任務,獲得過多項省部級優秀工程設計咨詢獎項。同時,還擔任中山市人民政府應急專家庫自然災害專家組副組長、廣東省三防應急專家等社會職務。
中山商報:與蘇交科集團股權合作以來,公司業務形式上發生了哪些變化?
胡緒寶:最大的變化,就是敢想、敢干、敢于“走出去”,上市公司給了我們做大業務的信心和動力。以前,我們的業務主要集中在廣東省,在蘇交科集團控股后,我們省外業務占比提高至50%,我們大力拓展了長三角、西北等區域市場。同時,在營銷方式上也呈現較大轉變,更專注于打造品牌形象。
自2016年以來,公司每年的業務增長都超過15%,近年的營業收入均超過2億元,連續多年在本地納稅超過2000萬元。
曾設計廣東省最大排澇泵站
中山商報:中山水利院近年都推出了哪些創新技術、創新服務,取得怎樣的市場成績?
胡緒寶:中山水利院參加了省水利廳立項的潛水泵站科研項目,實現了潛水泵大型化,經國家水利學會組織專家評審,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我們公司在承接的大中型泵站中廣泛采用大型潛水泵站關鍵技術,帶來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節省項目投資、節能效果明顯、為企業增效,同時提高了泵站的排灌(供水)保證率,使我國潛水泵制造向大型化方向發展?;诙嗄甑臐撍谜緦嵺`經驗,我司參與了國家《潛水泵站技術規范》編制工作,同時憑借“大型潛水泵站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獲大禹水利科技獎二等獎。中山水利院設計項目還多次獲得全國優秀水利水電工程勘測設計、全國優秀工程咨詢成果獎等多個獎項。尤其是,大禹水利科學技術獎作為國內水利行業最高獎項,我們榮獲過二等獎及三等獎,這是對地市級設計院技術能力及創新的最大褒獎。
公司設計的東河水利樞紐工程目前是廣東省最大的排澇泵站,設計并建成運行的白石涌泵站目前是國內最大的潛水貫流泵站。
在水利信息化、BIM應用方面,我們也在不斷探索,例如在海南三橋泵站設計中成功應用BIM信息三維模型設計。
中山商報:公司的行業競爭優勢有哪些,可通過數據和案例來闡述?
胡緒寶:中山水利院具有水利專業甲級、工程勘察甲級、測量甲級、水利水電、市政公用工程、生態建設和環境工程咨詢資信甲級、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甲級、水土保持編制5星等眾多專業領域高等級資質,綜合實力在全國各地市級水利類設計單位處于領先水平,在廣東省內也是僅有的幾家甲級水利設計院之一。
目前公司在全國設立十四家分支機構,業務遍布全國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可為客戶提供屬地化服務。
公司在深厚軟土地區勘測、大型排澇泵站設計、河網區水利樞紐設計、深厚軟土筑堤設計、自密實混凝土筑壩設計等細分專業領域處于行業先進水平。
公司依托無人機航空攝影測量飛行平臺、管線探測儀、探地雷達、管道QV檢測儀、管道CCTV檢測機器人、水下地形測量數字測深儀、多波束側掃系統、衛星定位系統GPS接收機等新裝備,打造了基礎設施勘測設計領域優質高效的服務能力,并積極探索水利勘測設計業務數字化轉型。
在中山設立市級水務工程技術中心
中山商報:水利設計全行業目前呈現怎樣的發展趨勢,中山水利院有怎樣的應對措施?
胡緒寶: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基建投資成為國家“保經濟”的“壓艙石”,預計未來水利建設投資會繼續加碼,水利行業將處于一個相對有利的外部環境。加上今年極端天氣頻發,國內部分城市發生嚴重洪澇災害,水利基礎設施還需要繼續“補短板”。
水利建設工作正在由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可持續發展水利方向轉變。2015年-2019年投資用途數據顯示,水資源工程完成投資占比有一定的下降趨勢,而水土保持及生態工程完成投資整體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另外,BIM(建筑信息模型)、智慧化等新技術正在逐步推廣與應用,社會對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關注力度不斷提高,為水利行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新技術的推廣應用促進企業提質增效、帶動行業高質量發展,未來水利信息化、智慧水利發展前景廣闊。
在此背景下,公司進一步練好內功,主動適應行業需求變化和技術手段變化;同時,結合蘇交科集團二維協作平臺建設,逐步推行勘察設計標準化建設,包括積極開展基于BIM技術的項目標準化建設等。
同時,我們將重點建設企業工程技術中心,開展諸如中小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水利工程在線安全健康監測研究等工作,目前已針對中山部分鎮街開展相關工作。
中山商報:企業近期和遠期規劃有哪些?
胡緒寶:近期立足中山,著力解決中山涉水痛點、難點問題,同時,抓住廣州國資委戰略入股蘇交科集團的重大機遇,全面深耕粵港澳大灣區,并借助蘇交科集團在長三角的影響力,深度拓展長三角市場,統籌發展蘇交科集團涉水業務。遠期將致力于打造“蘇交科水務”“中山水利院”雙品牌,達到國內中等省級水利設計院規模。
來源:中山日報 作者:李紅 洪喜鵬

